绿色消费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环境标志25年主题活动
日期:2019/10/28 09:48:46
栏目:公司动态
10月25日,“绿色消费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环境标志25年主题活动”(以下简称主题活动)在苏州市举行。本次主题活动由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主办,中环联合认证中心承办,并得到了苏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CCICED)会秘书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驻华代表处、美国环保协会(EDF)、全球环境标志网络(GEN)和国际绿色采购网络(IGPN)的大力支持。主题活动旨在交流国内外绿色消费优秀实践经验,研讨“十四五”绿色消费的战略、任务与措施;总结回顾中国环境标志计划25年来砥砺前行的心路历程和丰硕成果,研讨全面深入推进的举措;对推动和践行绿色消费的利益相关者发挥宣传引导作用。来自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财政部、苏州市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的领导,相关行业协会、科研检验机构、NGO组织、获证企业代表,以及全球环境标志网络(GE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美国环保协会(EDF)、国际绿色采购网络(IGPN)、多个国家和地区环境标志组织代表3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邹首民出席会议并作了开幕致辞。他指出,在绿色消费实践过程中,中国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激励绿色消费行为,倡导绿色生活方式。25年的实践证明,环境标志制度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资源能源节约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过25年的发展,中国环境标志形成了包括标准制定、认证检查和质量保证等完整的管控体系,产品涉及汽车、建材、纺织、电子、日化、家具、包装等多个行业,形成101大类产品标准,涵盖了93万多种型号产品,目前环境标志产品年产值约4万亿元。同时,邹首民谈到,中国环境标志作为联系公众与绿色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在25年发展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发挥好政策激励作用、技术支撑作用和舆论引导作用,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李春江在致辞中提到,在25年的发展中,中国环境标志的理念、发展脉络和质量认证工作的理念高度契合,并在绿色、环保产品的技术研究、标准体系建立、标识登记管理、国际互认等工作领域积累了丰富且卓有成效的经验,逐步成为中国自愿性产品认证的优秀代表,在国际上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飏在致辞中提出,苏州始终努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提倡绿色办公、绿色采购、绿色消费。政府部门从自身做起,开展节约型、环保型机关建设活动,鼓励提倡无纸化办公,全面推广节能、节水、垃圾分类设备,争当绿色办公示范者、领跑者。苏州市将以本届研讨会为契机,加快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步伐,继续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节约发展之路,努力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
国合会外方首席顾问魏仲加在致辞中提出,国合会历来重视绿色消费。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由出口导向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并逐渐成为绿色消费引领者。国合会设立绿色消费专题研究项目,将为中国下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提供进一步的相关政策建议。可以预见,今天的绿色消费国际研讨会将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取得的成果也将更加丰硕。
国务院国资委副部长级干部、原监事会主席赵华林发表题为“高度重视环境标志认证工作,助力形成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方式”的特邀报告。赵华林在特邀报告中提到:经过25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国环境标志制度已日臻成熟完善,成效显著、成果丰硕,每一个中国环境标志标签,都是一面生态环境保护的鲜明旗帜,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中国环境标志已成为中国引导和促进绿色生产和消费方面最有影响力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他建议,中国环境标志应乘势而上,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国合会副主席、联合国环境署原执行主任索尔海姆发表题为“可持续消费与生态文明”的特邀报告。索尔海姆在特邀报告中讲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举措,符合世界绿色发展潮流和各国人民共同意愿。他提出了四个方面关注,即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化;关注从传统经济到循环经济模式转变;关注形成产品转向服务的升级模式;关注从棕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
随后,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主任任勇就“中国推动形成绿色消费方式的战略定位与政策建议”发表了主旨演讲,从“中国为什么需要高度重视绿色消费问题”、“中国推动绿色消费的机遇与挑战”和“战略方位和政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和阐述。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一个地球网络”秘书处执行主任查尔斯·雅顿-克拉克和欧盟驻华代表团,气候行动与环境参赞帅俊伟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
开幕式后,主题活动的两个平行分论坛同时进行。分论坛一为绿色消费国际研讨会,基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在绿色消费与生产课题组下设立了绿色消费专题研究,专题研究中方组长由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主任任勇担任,外方组长为瑞典前副首相、国合会委员罗姆松女士。研讨会旨在探讨绿色消费模式的形成对中国的绿色转型发挥的重要机理作用。分论坛二为环境标志—链接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主管部门领导、行业协会、企业和各相关方代表就环境标志与绿色采购、绿色供应链与环境风险管理、中国环境标志在引导企业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企业绿色发展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等话题分别展开论述。
主题活动期间,进行了IGPN主席的移交仪式,并向公众发布了《中国环境标志公众影响力报告》和《2017-2018年度环境绩效报告》。影响力报告显示:有70.95%的受访者知晓“中国环境标志”,有82.06%的受访者愿意为“中国环境标志”认证产品支付同等甚至更高的价格。这充分说明了环境标志已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环境标志可以在低碳、绿色、循环、健康以及企业诚信和社会责任方面承载更多的内涵,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大协同”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另外,绩效报告披露:2018年减排挥发性有机物(VOCs)52.49万吨,相当于石化行业VOCs年排放量的17.5%;二氧化碳减排368.05万吨,相当于38.64万公顷森林的年碳汇量。在水污染减排方面,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2018年减排总磷4574吨,相当于2018年全年长江流域城镇污水总磷排放量的10%。在节约能源资源方面,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2018年节能量179.98亿千瓦时,相当于北京市年用电量的15.9%;节水1.31亿吨,约占北京市2018年生活用水量的8.76%;减少塑料原料消耗1.14万吨,节省纸浆132.29万吨,再利用鼓粉盒和喷墨盒共2500万只。
环境标志认证工作的开展对中国的生态环境改善产生了积极影响。会议对建立和推动中国环境标志制度的老领导以及支持环境标志工作的企业和机构授予了相关荣誉。同时,为倡导绿色低碳理念,会议承办单位中环联合认证中心核算了本次会议排放的二氧化碳,并购买了等量的碳减排信用,以中和会议的全部碳排放。因此,本次会议实现了“零碳会议”。